改善民生是为了让社会更加公平
改善民生是为了让社会更加公平
党的十七大把民生问题置于社会建设的首要位置,明确提出要按照共同建设、共同享有的原则,着力解决人民最关心、最直接、最现实的利益问题,积极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。
社会稳定是人民群众的共同心愿,是改革发展的重要前提。宽城区委、区政府将民生问题放到了一个前所未有的高度,这表明,宽城区社会协同、公众参与的社会管理格局正在完善,更加注重民生改善,解决老百姓最关心的“就业”、“保障”、“住房”、“助学”、“就医”等突出问题,这不仅体现了社会的公平原则,还最大限度地激发了社会创造力,减少了不和谐因素。
在经济飞速发展的今天,当社会财富有了相当的积累之后,对财富的合理分配要求也日益升温,要么具体落实在某个人身上,要么是向公众提供更多高质量的公共服务和物品,使大家可以共同享受,如公共教育、社会保障等。在扩大公共服务,解决民生的过程中,地方政府应该转变职能,比如,在财政方面,要继续加大民生问题方面的投入,向教育、就业、医疗、住房等方面进一步倾斜。要注重保障社会成员享有平等受教育和就业的权利,因为这是实现收入分配公平的两项重要内容,更是缩小收入差距的重点内容。教育是民生之基,教育的公平是社会公平的重要基础,必须坚持教育公平和教育的公益性质,在教育方面应该更加注重9年义务教育,均衡各阶段义务教育的教学质量,普及高中阶段教育,大力发展职业教育,保障进城务工人员子女平等接受义务教育。同时,就业方面应该形成城乡劳动者平等就业的制度,建立统一规范的人力资源市场,摒除城乡用人歧视。另外,在社会保障方面,要推进养老保险和居民医保,积极开展新农合工作,继续对城市低保人员以及重病人员进行医疗救助。
总之,为了体现社会的公平原则,要紧紧抓住现实生活中百姓存在的实际困难,集中力量解决好当务之急,切切实实地让百姓感受到实惠和公平。
最新新闻
-
改善民生是为了让社会更加公平
2023-11-17 -
做慈善是对社会的感恩
2022-03-29